ps:好久没发文章了,有时候忙着忙着就没心情写了,当然,还是因为幸福让人江郎才尽呀🥰【 其实也不是,懒😪】

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情都告诉我:做一个留痕迹的人,没什么不好。【V2EX 521 天留念】
这个世界很是奇怪,有人历经千难万险只为见你一面,有人却反反复复抛弃了你千万遍。而我们一直所追求的 其实是同一个东西,只是有人在追寻的路上慢慢把它看成了别的样子,有人在路上看到了纸醉金迷,于是它就慢慢被看成了金色,有句话是这样的 “你对我的百般注解和认识,并不构成万分之一的我,却是一览无余的你自己” 很多时候,我们见到的都是镜子中的自己啊。我喜欢记录,所以有了一篇又一篇日记和文章,一张张不太有美学的照片和舍不得删的视频、聊天记录...
举个平常的的例子 git 记录:在一次结课项目的答辩上,我意识到了做事留痕是有多么重要。作为一个写代码的初学者,从一开始就了解到了 git 作为项目的版本管理工具,这是一个程序员的必修课因为一个项目在构建时总有不确定的因素,这时候需要回滚版本有记录也方便了解项目历史、团队协作等等,在写这段话的时候我特意去看了一下随意的提交历史,最后一次提交竟然定格在四个月前了。
不过这也没关系,在那天答辩我在讲台上说着 “由于选择了网站类型,就以浏览器访问的形式来展示了https://yrzx.bangwu.top/ ”(因为是一个计算机综合实践课,项目可以是多种形式,但是老师课上讲的是 Adobe Animate 和 PS,也有声明过可以做动态网页)我点开浏览器在导航栏熟练的输入网址,解释完后就播放了最下面的音乐,我是一个《一人之下》迷,所以选择做一个相关的网页,音乐是再见,陈朵很好听!当然我也没太抱希望台下的同学们和老师有多大反应,因为我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,自己喜欢就好。好吧,真实的心理活动是 “小爷我这么精心准备的,那么好看的网页展示出来你们不惊掉下巴啊😎” 事实并非如此,台下并不会有任何反馈,后面迎来的却是老师的质疑???这个项目当然是我自己写的,问我动画实现 “motion” 估计他也没听过... 嗯 在大三下学期遇到了网上经常开玩笑的那种 “老古董老师” 课后,我找到老师给他看我的 git 记录这时候不得不感慨一下,多亏了当时的自己知道用 git 啊。所以是,这个世界上并不会有人理解你相信你,just do yourself. 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,并且自豪的展示给别人的时候,真的很快乐自信。
后来我也没有再联系到那个老师,课程也在我最后的解释后离开教室而终止,走在路上我和朋友吐槽着刚刚遇到的奇葩事情然后就过去了,至于那个结课项目,谁知道呢。它早就从我本地删除躺在 github 的私人仓库里面,永远也不会再被看到,永远.....
那就改变自身观念 ——《沉默的大多数》中花剌子模信使与《当下的力量》中的 ABC 理论都说,事情已经发生无论怎么样都会是这个结局了,我们能做的就是改变对这件事情的看法,当然有的人蒙蔽自己的双眼不愿接受,把自己关进暗无天日的沼泽之地,有的人欣然接受这个结果,继续踏上自己的大道。
我们总觉得别人幸福很容易,自己快乐却很困难,那如果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幸福之上,是不是,很容易快乐啊🥰
对了,发现最近用 AI 越来越频繁了,之前刷到那个外国教授在课堂上因为学生都用 AI 回答问题而发火,然后评论区有个评论彻底把我逗笑了 “ChatGPT 帮我安慰一下老师” 其实笑归笑,我有时候甚至连怎么回复邮件、怎么回复别人、怎么开玩笑、怎么安慰别人.... 这些最基本的都想过让 AI 来帮我完成,脑子秀逗这方面还是有的,但我更害怕的是我不再是我了,我不再有自己的思考方式,就如同傀儡一般。刚好看到这样一篇论文Your Brain on ChatGPT: Accumulation of Cognitive Debt when Using an AI Assistant for Essay Writing Task
我开玩笑说:“ChatGPT,帮我总结一下这篇论文”
“散”
“残梦终于消散”
“像飞走的船”
“让孤岛难堪”